“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今日分享一个根本心法–四分法。

    我是铁血的阿基米德,今天是来放大招的。

所谓“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今天要说的算是一个根本心法吧,希望能帮到大家。最初在陕西的时候就研究过思维导图,本想用它来分析申论,结果发现并不合适(思维导图的话其实算是一种增强记忆力和联想能力的方法),随着对申论了解的不断深入,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申论的分析方法,姑且命名为“四分法”吧。

在说这个方法前,先做个声明:

1.四分法虽然是一种很开放的分析方法,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分析习惯,就不要乱换啦,毕竟马上国考了;

2.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方法说透了其实很简单,但想用好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四分法涉及到的基本功就是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概括大意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话,先去练基本功吧(认真、用心学习花木大爷课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的方法也能真正发挥作用。前方高能预警,请忽视我的丑字,重在领会精神。893552533888929994.jpg

其实,申论材料里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大致分为这三类,问题,原因,措施,如果你提取信息的能力够强,也知道提取信息的原则和方法,那么读一遍材料你就可以提取出很多信息来,分门别类的放到对应的模块会让你的答题更有逻辑性,而且,申论的问题无非也就是对应模块信息之间的相互组合,比如综合分析题就是原因+措施,这样整合出来的话,可以省下你做题时反复读材料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思考大作文可以让你的大作文亮点大增。这样说始终有些抽象,请看例题:882790875293430359.jpg

这个是一道题的,做的多了你可以把材料里所有的信息浓缩到一张纸上。效果不用我多说吧。接着是大作文。原理同上,请看图500184767024089243.jpg

例子在这里860778819692965368.jpg

亮点的表达有很多,比如材料里经典到不能更经典的话语啦,自己的积累啦,心形体的象形化表达啦等等等等,当然了,不要为了制造亮点而制造亮点,一定要自己驾驭的了的表达才行,亮点的出现也一定要符合整体的行文逻辑,这样才不显得突兀。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啦,说的再多也不如自己动手用一下,可以把照片传上来,我帮大家批改哈。当然回复的可能会慢一些,毕竟平时忙到爆啊,但一定逐条回复。

我是铁血的阿基米德,应大家要求,今天再谈“四分法”。

不管是想掌握什么东西,都一定要知道其本质。四分法也是一样,先来界定一下四分法的本质吧,从本质上讲,四分法是用来分析材料的方法,既然是分析材料的方法,那么距离形成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怎么利用四分法得出答案呢?

简而言之要经过三个步骤:提取要点–寻找逻辑–润色加工。

咱们分开阐述。

1.提取要点。基本中基本,直接决定你后面的答题逻辑和润色。要点就是关键词,怎么寻找关键词?花木大爷课程里及社区里都有说,这里就不赘述。大家多练习就行。

2.寻找逻辑。逻辑,简而言之就是因果,往大了说就是规律,规律有好多,因果关系是规律,发展顺序是规律,时间先后是规律,而提取出的要点间也有规律,有问题就有原因,有措施就有效果,问题是表面问题,原因是本质问题,措施要针对问题,而效果就是措施对应的结果。搞清楚这些,就搞清楚什么叫逻辑了。

3.润色加工。即使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逻辑,那么润色加工出来的答案也就不一样,而你独特的逻辑就是与众不同的前提,比如花木大爷会有从外来看,由内观之这样的润色和表达,你也完全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情理法等等的角度来进行加工和润色,因此,即使提取出来的要点一样,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答案的好坏就取决于逻辑和润色,一般而言,当你做到第二步的时候,你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了,如果再润个色,那就超越标准答案了。

有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再去学习花木大爷、优秀答案的表达是不是就更容易了?

怎么去润色是不是也就有思路了?

今天太累了,先这样,境界问题再更新。三点要明确:

第一,学习要注重方法和总结;

第二,申论答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神都是用来超越的;

第三,步骤也就三步,所以别跳着来,找要点的时候就专心去找要点,别想有的没的,找全了再说什么逻辑和润色的事。

以上。

境界问题

   接着说境界问题,先说前三层吧。

第一层就是就是找全要点,基本功,不多说,详情看课程。

第二层境界叫差不多,之所以会有这层境界是因为问题、原因、措施是按照材料信息最大的不同来分类的,而问题有包括现状等子概念,原因和问题有时候界限不明,措施还可以包括效果等等,甚至有的人的分类标准不一样,这就导致各个模块提取到的信息不一定能一一对应(当然,学到后面会发现,其实也是能一一对应的,这个涉及到问题推原因,原因推措施,措施推问题之类的一些技能了,不过这样就有些主观发挥,咱们现在主要还是客观提取),那么问题来了,不对应的信息可以答题吗?答案在第三层。

第三层境界就是精准灵活,所谓精准灵活,审题要精准灵活,提取材料要精准灵活,组合信息要精准灵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的精准灵活–精准就是找题眼,灵活就是会发散(这个时候表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表头才是四分法的精髓所在,它能让你的答题更有目的性);然后以题目为指挥棒提取材料,组合信息,逻辑不同的人组合出来的信息自然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从这一层境界起,四分法就开始锻炼思维上的东西了,相信到了这个层次,你就知道为啥花木大爷把思维放在第一位了。

老实说,什么第一境界,第二境界,第三境界都是噱头,听着吓唬人,看起来很难达到的样子,其实真正突破只需要两三幅四分法就可以的(当然,每幅都要精益求精,修改总结上三次左右)。公布出来这么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用,又达到了什么层次,我认为,申论学习应该先精而后博,蜻蜓点水始终还是不行的,这就是很多人为啥努力得感动了自己却没感动阅卷老师的原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愿大家俱为上士。

来来来,你们要的栗子

  以模考第六季第二期为例。wxid_prvka8frr4wi21_1484447360878_75.png

好啦,第一步提取要点已完成。

第二步,寻找逻辑。就这个题而言,逻辑有很多,我来说几种:

最最明显的就是买书、借书、看书了,措施的话,捐助平台算不算解决买书?管理机制算不算解决借书?供需对接、硬件设施建设算不算解决看书(所以说,要深挖材料啊,逻辑什么的材料里都有提示)?还可以用事前、事中、事后的逻辑,事前做调研解决供需矛盾、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事中做好管理、人员配置,事后多总结,补充不足,推成出新。更可以用软件硬件的逻辑来答题,电脑、图书等资源是不是硬件?管理,人员等是不是软件?还有很多逻辑,大家可以自由发散,好的逻辑有两个指标,第一,能不能把要点都囊括进去,第二,自己能不能驾驭的了,请把握这两条来寻找适合你自己的逻辑,很希望在后来大家讨论的不是点有没有找全,而是谁的逻辑更好。

接下来第三步,润色加工,这就很多了,比如开头,可以加进去意义,可以谈一谈问题(一笔带过就行,重点是措施,如果字数允许可适当扩展)。表达也是多种多样,当然这个要在归类合理的基础上,这个加工我就不做了,以免局限思维。好了,四分法暂时告一段落,下一个帖子叫庖丁解牛,主要说说怎么运用材料写大作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