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楼顶纳凉,静静地回想了工作以来的诸事。恰台风来袭,风卷残云,甚是清爽。

今天无事,来写一写自己公考的经历吧。

一、选调生考试

本人2011年毕业于湖南某二流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年,刚过完春节,我应一师兄的邀请,到深圳某职业学校带薪实习。期间回湖南参加了当年的选调生考试,因连夜赶回湖南,很是疲惫。我是从来没有准备过公务员考试的,之前从未做过一道题目,就这样走进了考场。上午考行测,我记得是120道题还是140道题,我只做了70道,就只剩下10分钟了,无奈,只能采取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把其余的题目做完。我快速在答题卡上涂5A、5B、5C、5D。交卷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恐怕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了。

中午没地方休息,就跟同学在农大的草地上坐了一个小时。我跟同学调侃说,要是能把100块考试费退还给我就可以了,还可以做路费让我考完返回深圳。按说,我下午可以不去的,因为行测考成那个样子。可是,我从来都不会轻易放弃每一次考试的机会。下午的行测,我一看材料,心中乐了。当年的材料主题是“高校去行政化”,用的材料主要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先行先试。因为,我在深圳待的这几个月,经常关注南科大的动态,也时常在腾讯首页的新闻里看看有关南科大的深度报道。所以,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这时,我才充分认识到厚积薄发的力量。公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来源于日常的积累。本人大学四年,当了三年半的学生记者,从最开始写小消息,到后来写评论,写人物通讯,再到后来给杂志写创业稿子。拿过一些奖项,得过一些稿费。文字功底也比大学入学之前有了不少长进。在此,我强烈推荐几种报刊给想考公的同学们吧。《新华每日电讯》(网上有电子报刊)是我比较喜欢看的报纸,里面有些时评写得是极好的;《湖南日报》,我认为考湖南的公务员,那肯定对湖南的人和事也要有所了解,况且本人曾在《三湘都市报》(与湖南日报同属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实习,那时就觉得《湖南日报》确实比其他地方日报办得要好,有学习的价值;《半月谈》,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推荐的报刊。

我还记得当年我写的题目是《高校去行政化依然任重道远》,结合了南科大的经验与不足,分析了中国高校去行政化难度大的原因,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考完之后,我自认为写得不够理想。但直到公布成绩我才知道自己得了76.5分,算是当年株洲地区选调生中最高的分数。

考完之后,大家就在农大食堂吃了个饭。因为农大太偏远,考生人数多,公交车又少,根本挤不进。那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杂酱面了。回到深圳之后我发了一条说说:狗@日@的农大。之后,安安静静在深圳上班,直到株洲市委组织部给我打电话说我进了面试。我根本不敢相信,打开领导人才网,查了自己的成绩,行测40多分,申论70多。我真不相信,我怕是系统出错了,别人的申论分数到了我这。我反复查,结果没有变,就确定是我的了。我在办公室大喊了一声,天意啊。我想,既然老天给了我个进面试的机会,那我就好好把握吧。第二天我就跟学校领导请了假,准备回湖南面试。当天,我在南头火车站坐上了回湖南的绿皮车,12个小时候回到了学校,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进了宿舍。上午大睡了一下,下午就找到学校组织部办理了推荐表之类的材料,然后找别人借了一本面试的书,自己看了下,了解了面试的流程。第二天,我就坐车赶到了株洲。可能是组织部有意不让考生去参加面试培训班,时间压缩得很紧,第三天就面试。我笔试成绩排在倒数几名,但面试成绩还不错,是77.6吧,在当时的考场算是中等之上的分数。出来的时候,一个监考官拍着我肩膀,把我送出面试地点,他说,小伙子发挥得不错。我以为他是安慰我,因为我前面那个考生面试分数有80.6分。

面试完之后,在一亲戚家住了几天。期间接到通知,我正好是所招人数的最后一名,我喜出望外啊,马上给家里打了电话。然后又一次回到深圳,跟学校领导说明了情况,辞职回到了学校。

在这里,我说一个小意外吧。选调生分配之前,是可以找关系,分配到好的乡镇的。当时,我找了我同学的爸爸(原县局局长),请他跟组织部长说个情,把我分配个好点的乡镇。结果,他在酒宴(组织部长乔迁)之上喝醉了,也就忘了这事,我就被分配到最偏远的乡镇了。

二、公务员考试

去年,我怀着试试笔的想法报考了省公务员考试(当时没跟书记说,后面面试的时候被书记说了一通)。这次考试我还是精心准备了的,我就想看看自己好好准备能考出个什么成绩。我把历年的真题,包括国考的,都打印出来,一遍遍地做。也经常把办公室的报刊拿到房里仔细阅读,有时还做些笔记。这些方法也是我在论坛里面学到的,在此也感谢论坛的前辈。

行测,我就每次把时间计算出来,每个题型,我用时多少。一定不能超过试卷建议的时间,还要确保把所有题目做完还得剩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基于上次考试的教训,我把做题的顺序调整了一下,数量关系部分,我是先不做的,等有时间再回头来做。我的长项是言语理解与阅读,我就尽量从这里省出时间。公务员考试那天,我做这部分题目,我只看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然后再扫描题干,如果能立马确定答案的,中间部分我绝对不看。如果不能,我再回头看下中间部分。一般来说,都是不必看中间部分的,这样我就省出了很多时间,把行测做完(除了几个数量关系题确实不会做),我还剩下15分钟。所以,对于行测,我的经验是,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尽量赶时间(八百里加急一样赶)。平时可以多加强这样的练习,考试的时候,就游刃有余了。

申论,我没有准备太细,当时好像看了一本书,叫《怎么看,怎么办》(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实践),有些益处。当然,对于一些常考的题型还是要有准备的,比如说通知,回复等等。

去年,我行测得了73.9,我也就证明自己行测不是个40多分的水平。倒是申论分数比较一般60多分,总分在140+。这样的分数,在我所报的三不限职位是第一名。然后就去准备面试,因为有了一次经验,我心里就有底了。在此呢,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千万不要迷信培训班。很多人说我考试比较厉害,考两次都考上了,问我参加了培训班没有。我告诉他们,培训班也就是教你方法,你何不自己多花些时间自己去总结。这样,事倍,功也倍。面试培训班的话,那就更没什么必要了,这几年,湖南反面试模板很厉害,培训班的答题模式我想分数不会高,所以还是要自己去思考,平时遇事多思考一下,也就能锻炼出这个能力。答题的时候必须要条目清晰,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样的词肯定要有,当然礼仪,着装也很重要。我相信,考官面试那么多考生,到后面,他们注意的可能不是你的话语,而是你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结巴,礼仪是否得当,穿着是否得体。

去年的面试,我比第二名少了零点几分,但因为笔试的优势,有惊无险地守擂成功,也就到了目前的家乡县局上班。待遇也比从前好了不少。所以,考试可以改变命运。

今天,我把自己的公考经历详细地写出来了,好像其他人没我写的篇幅这么长。希望不要让大家看着疲惫,这也算是我对论坛的一份心吧。

我的这些算不上成功的经验,公道里比我牛的大有人在,望后来者采撷精华,建立自己的公考模式。毕竟一千个人公考,就有一千种公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