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潮流  
为什么不考结构化了?要考我无领导呢?悦伴老师为什么告诉我,无领导小组就是好好开会?
无领导小组面试,在很多人印象中是很神秘很高大尚的,为什么呢?因为无领导小组面试只在较高层级的岗位选拔中应用,比如特定的部委、部分的省直市直机关。18-19年国考出现了一种”结构化小组“的新面试形式,在税务系统面试中得到应用,这使得“小组面试”这个概念更广泛的走入普通考生的视野。不过2019年无领导似乎越来越时髦,江苏浙江开始逐步推广,距离我们最近的2019年底广东省选调与紧缺公务员,明确声明了该面试将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经过2019年,考生对无领导小组已不陌生,论坛经常有讨论无领导的帖子出现,然而论坛和市面上却很少提及无领导小组的本质。希望本文新编能给大家带去更多的思考。
你可以从这个链接看真题
面试真题:2017年云南省考无领导小组面试真题
你可以从这个链接看解析
解析真题:2017年云南省考无领导小组面试真题
从题目要求看流程还挺简单的呢。一群人在集中阅读给定材料后,一般按三个环节进行。整个小组讨论过程,正是通过三个环节,从无领导到选出一个领导者的过程。
第1个环节,自我陈述阶段。就是针对题目,对题目给出的参考项做出选择,每个人做各自的自我陈述;
第2个环节,自由讨论阶段。针对上一环节的每个人的自我陈述,每个人提出肯定性意见或者否定性意见,或加入自己较为新颖的看法;
第3个环节,总结陈词阶段。就是众人推举一个领导者,做最后的总结性陈词。
可是,你了解什么人的才是领导者吗?我相信90%是搞错了。
 
 
没有,不是的
2017年云南省考无领导小组面试真题,这个题目是很典型的无领导小组面试的题型。这类题目是不是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里有没有先后次序的排序?我很肯定地说,没有。
这“没有”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大家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那么何谓“言之成理”?简单说就是,你说出的话有人听,大家赞同你的意见,同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你来进行总结性陈词。
那么为了达到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脱颖而出的目的,是不是一定得多发言、展示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我很肯定地说,不是的。话多不一定赢。
刘邦说过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自己都承认,他既不会出谋划策,也不会搞后勤,更不会带兵打仗,他所擅长的,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用,于是他就成为整个团队的核心力量。
无领导小组面试,正是从一个没有领导的群体中,选出一个最具有领导(刘邦)气质的人,这个人最有可能把一个无目标无组织的松散群体,变成一个目标明确实操路线清晰的团队。这样的人话不一定多。不过,用刘邦比喻无领导的leader并不恰当,我们还可以更深入的谈谈。按我的思路,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本质,其实是找出那个能够在团队中实现民主集中制的人。为何是“民主集中制”?我们必须认真的从遵义会议说起。
 
  遵义会议  
无领导小组其实非常类似遵义会议的组织架构,而遵义会议本身就是一次民主集中制成功实行的典范。通过回顾遵义会议,并结合面试真题,我们将会从更本质的角度,加深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理解。
好,我们马上来回顾一下党的一个历史性的会议——遵义会议,回忆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在遵义会议之前,我党的革命事业正在遭遇一个重大挫折,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1934年的12月份到1月份之间,遵义会议之前,先后分别召开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三场会议。这三场会议,改变了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汇合的计划,转攻黔北重镇遵义。在攻克遵义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大家熟知的历史性的会议——遵义会议。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实际军事领导权。
好,那遵义会议跟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如何类比的?我们可以逐一对应无领导小组的三个阶段。
第五次反围剿中,虽然博古、李德是指挥者,但是在实际斗争中,“还在中央根据地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逐渐产生怀疑和不满”“有的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引《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第12章 )应该说,在这个时候,组织架构很像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情况,就是,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毛泽东虽然的意见是正确的,也得到了党内多数同志的支持,但他的军事斗争路线,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第一个环节,自我陈述阶段,大家各抒己见,你提你的方案,我提我的方案,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按照博古、李德的错误方案执行了)。
错误的方案得到执行后,得出了极为糟糕的结果,就是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根据地。然后在惨痛的教训面前,大家都在一起反思,谁的观点正确,谁的观点错误?这可以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第二个环节,自由讨论阶段。只不过在战争年代,这个阶段,是由无数流血牺牲的失败教训后才获得的。在这个自由讨论过程中,结合了革命的实际经验教训,大家对比了自己提出的方案,参考了别人的方案,发现一点:还是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正确。同时,大家开始转而支持他。讨论持续中。
最后大家认为:应该以毛泽东同志进行总结性陈词,他的意见代表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意见,获得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也在实际的斗争经验中得到了检验,是成功的、正确的。遵义会议可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第三个环节,总结陈词的阶段。
看吧,三个阶段完全对应。
那么问题来了,遵义会议三阶段的过程中,谁才是最重要的?毛泽东还是周恩来呢?
 
他们都发挥了作用  
在遵义会议整个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得到多数人认可的且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是最重要的。这里有两重意思。
一是得到多数人认可。无论如何,这是第一关。如果没得到多数人认可,再正确的方案也不会得到执行,“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对王稼祥、张闻天及一些红军干部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以来中央在军事指导上的错误”(引《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第12章 )这就属于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然如果冒冒然提出,获得的支持肯定不多,也就是说,毛泽东同志在自由讨论阶段,能够分析各个方案的利弊,同时让大家信服并接受自己提出的方案。
二是这个方案切实有效。也就是说这个方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成功。在这里我要说两句话,一句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另一句是“全世界的鸡蛋联合起来,都打不败石头”,这两句话,其实是相矛盾的。前面这句话,体现的是人多力量大的逻辑,后面这句话,体现的是量变不必然引起质变的逻辑。毛泽东同志不仅仅在于能够提出正确的方案,更能够去说服他人听进他的意见,这就是在广泛民主后的意见集中。
 
试想,就算有其他同志提出了方案,也说服了他人,却没办法经受住实际考验,那么革命道路如何走?在大概率上可能沿着博古、李德的错误方向,如果是那样,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遵义会议了。相信至此你对于无领导小组讨论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那么我想问你,在遵义会议中,最关键性的人物是谁?没错,是毛泽东同志。然而,是不是只有毛泽东同志发挥了作用?肯定不是的。
如果没有周恩来、张闻天等同志的鼎力支持,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建议就不一定得到应用。总的来说,大家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着想。所以这里面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去争取充当那个“领导者”的角色?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在很多网络上的经验帖,都在教大家如何成为最后的汇报者,这种所谓的经验真的是误导人。
 
  为什么不考结构化 
我之前说过,公务员的结构化面试,是做什么考什么,其实无领导小组也是同一个道理。大家有没有发现,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应用于哪些国家部门岗位?对,主要是在比较高层级的部委以及省级机关,还有少部分地方的市直机关。
为什么会有应用范围的不同呢?因为省级以上的机关,选人用人标准,跟基层是不一样的。通俗一点说,省级以上机关选的是“大吏”,大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领导职务,但是却对某一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的具体事务工作人员。比如,一个乡镇长和一个省厅的主任科员都是正科级干部:乡镇长对本乡镇的经济事务,有着较大的决定权和影响力。而一个省厅主任科员,却对全省在某个领域的事务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意义上,乡镇长的年龄和工作经验,都超出省厅主任科员许多,后者年轻的年龄甚至在30岁初。
对,现在你可以明白,在公务员招录考试时,较高层级的部门会采用更为复杂和更侧重科学性的考试方式,既无领导小组讨论。与普通结构化面试不同,结构化面试更侧重的是考三观、办事、和人际关系,而无领导小组面试更注重考察考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领导力这个方面不用说了,大家都懂,考团队协作能力说的是什么,大家可能不是很明白,这么说吧,团队协作能力,事实上包括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且比人际关系处理更上一层,那就是为了大家一起,能够为做好事情,达成共同的组织目标而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地借鉴和补台。
因此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要认清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去强出头争风头。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互相之间拆台,导致对你们整个组的考生的分数都不高。
 
大家想想,在遵义会议中,周恩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是在调和双方矛盾,争取最大限度的意见统一。周恩来的角色重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跟毛泽东同志的角色不相上下,可以说是互相促成。
重点来了,你是否必须去当领导者呢?
那当然要看你的特点因人而异。在前3分钟的个人陈述中,你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谁口才好、谁的分析更有道理、每个人的意见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什么。这时候你就心里大概有底:一会儿自由讨论该如何抛砖引玉、取长补短,照顾各方面的意见,尽量让自由讨论阶段沿着向多数人意见集中。(这个时候不一定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意见,默认多数情况下多数人意见正确)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能够主导这个讨论,那么你就争取做这个leader,如果不能,那就做其他角色,比如time keeper,recorder。
 
  两个原则  
写到尾声了,我总结一下,无领导小组讨论每个阶段要怎么做,方便你的实操。
第一阶段个人陈述,就是倾听,把每个人的意见都汇总归纳。
第二阶段自由讨论,就是要条缕分析,你不要急着出来显示自己,可以藏巧露拙,看看这时候别人怎么评价其他组员的观点,怎么补充观点,有哪些矛盾,哪些地方是共通的可以取最大公约数,等等,然后在心里选出一会儿你想推荐总结性陈词的那个人(不管是不是你本人)。
第三阶段,如果你觉得你有能力当这个总结性陈词的人,当然要去争取,毕竟通常情况下,分数肯定是最高的。但是如果觉得实力不够,那就不要去争,尽量推荐你心目中认为的大家感觉最合适的人选(很拗口,简单讲就是你对形势的判断)。
这个人选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不是你的同岗位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力推他,因为这种情况下,你和你的同岗位竞争对手至多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分数不会差距太大;
另一种就是你同岗位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类可能性就是这个人很强,讲真话,你也不要打着小算盘不推荐他,因为你挡不住,考官会看清你内心的活动的,另一类可能性就是,这个人水平不咋地,想要强出头,那就让他出头好啦,总结的人虽然容易得高分,但水平如果不行,也容易失分,这是双刃剑。 
现在回到真题中解析,点此重温我的解析2017年云南省考无领导小组面试真题,你应该有了更深的感悟。无领导小组面试既没有参考答案,也不一定非要做领导者,但一定要遵循两个强大的原则:第一原则:不能脱离原题(脱离实际),特别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题眼;第二原则:要为你的论点找论据支持,一定要充分而具有说服力;
大家想想看,遵义会议是不是也是遵循着这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  我们革命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消灭尽可能多的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这就是革命初期的关键问题所在,脱离实际就是失败。(平时要训练自己抓住题眼的能力)
第二原则,论据支持:坚持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的四次反围剿都成功了,没有坚持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是最强有力的事实论据。(平时要训练自己采集论据进行论证的能力)
 
最后,让我们看《党章》中的描述:“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而你也知道了,遵义会议本身就是一次民主集中制成功实行的典范。
让我们看遵义后续: “孰料长征未竟,半路上博古即卸却重任,交出将军事指挥权及党内领导权,并且不再迷信、信任李德,转而理解、支持毛泽东。对于博古来说,这个转变是艰难的,却又是理性的;因为支撑他如此转身的,是他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以及顾全大局、一切为了党的事业的高尚情操。”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长征路上博古的艰难转身》
一次成功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最后也是一样,达成少数服从多数的一致性意见,演绎一次精彩的富有成果的历史性会议,这意义相当了不起